党工部:dgb@gingkoc.edu.cn
纪委办:yxdi@gingkoc.edu.cn 三尺讲台,凝聚着对党的信仰;专业实践,回应着群众需求;创新探索,助力着乡村振兴,她就是设计艺术学院的专职教师郭灿灿教授,扎根于教育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。近日,我们聆听了她将党员身份与教师职责深度融合,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动人故事。

以党员标准锚定人生航向
谈及为何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,郭灿灿的回答清晰而坚定:“新时代对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,既要守得住信仰底线,又要扛得起创新担当。”在她看来,成为共产党员,不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责任——以党员标准严格自我要求,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、不骄不躁,在逆境中坚守初心、不屈不挠。
“我始终希望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力量。”郭灿灿坦言,这份“以专业报国、以行动为民”的朴素追求,正是她坚定地向党组织靠拢的内在动力,立志用党员的忠诚与执着,在教育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光热。
以“三力”“三心”铸党员本色
说到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,郭灿灿认为,关键在于政治上要筑牢“三力”,即精准的政治判断力、深刻的政治领悟力、坚决的政治执行力,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、严守党的纪律;思想上涵养“三心”,即为民之心、奉献之心、创新之心,让先进思想成为行动的指南。
而她也始终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:将政治素质与思想品质“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”,在教学科研中锤炼政治品格,在服务群众中提升能力本领。“我时刻提醒自己,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,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,都要勇当先锋、争做表率。”郭灿灿说。
在“学习—实践—反思”中深化认知并践行
从事教育工作多年,郭灿灿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,始终遵循着“学习—实践—反思—升华”的循环路径。“我从不把理论学习当作‘任务’,而是将其视为指导教学、解决问题的‘方法论’。”她分享道。在日常教学中,她会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理论,再将其融入课堂实践,通过学生反馈、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思路,逐步深化对“教书育人”职责的认知。
“比如在课程设计中,我会反复思考‘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与专业教学结合’,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本质的把握,也让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。”郭灿灿表示,未来她将继续以“终身学习”的姿态,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,为教书育人事业注入更多活力。
把党员使命融入“教学科研服务”三维度
“作为教师党员,我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,第一使命是为党育才。”郭灿灿始终将党员身份与教师职责紧密结合,在“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”三个维度践行初心。
在教学中,她构建“专业课程+思政元素”育人体系——在专题设计课程里,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,将红色基因有机融入环境设计教学;在科研中,她聚焦民生需求,深耕新农村民居建筑、村落景观环境设计研究,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乡村规划,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;在社会服务中,她牵头带领学生参与乡村美化、传统古镇民宿设计等实践项目,用专业能力服务地方文化宣传。“每一项工作,我力求既无愧于‘教师’的身份,更无愧于‘党员’的称号。”郭灿灿说。
主动担当啃下“硬骨头”
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藏在每一次主动担当里。作为高校教师党员,郭灿灿在工作中始终以“先锋”为标杆,哪里有“硬骨头”,就主动往哪里冲。
在专业建设中,她牵头主持专业申报、教学文件撰写与汇编工作,从课程体系搭建到教学材料打磨,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;在科研攻关中,她主动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申报任务,加班加点梳理研究思路、完善申报材料,带领团队突破研究难点;在教学改革中,她率先尝试“红色文化+专业教学”的创新模式,反复打磨教案、优化教学方法,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“作为党员,就该在关键任务面前站出来、顶上去,用实干诠释担当。”郭灿灿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。
用专业力量圆学生“考研梦”
党员的服务精神,不仅体现在工作岗位上,更延伸在与群众的每一次互动中。对郭灿灿而言,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,就是守护学生的成长与梦想。
每年研究生考研指导季,都会有学生向她寻求帮助,其中一位英语专业学生的求助,让她印象尤为深刻。“当时学生说想考四川大学美术学专业研究生,但在专业学习上遇到了瓶颈,希望我能指导她。”郭灿灿坦言,最初她有些惊讶——自己是设计专业教师,指导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并非易事。但看着学生眼中的渴望,她还是毅然接下了这份责任。
此后,她结合学生的基础,量身制定专业学习规划,从美术史论到设计技能,一步步耐心指导。经过数月的努力,学生最终顺利通过专业考试与复试,圆了考研梦。当学生最终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郭灿灿的喜悦溢于言表:“这比我自己获奖还开心,能用专业守护学生梦想,这就是作为教师党员最温暖的收获。”
家人的“党员担当”照亮前行路
谈及成长路上的影响者,郭灿灿动情地提到了自己的家人:“我的家人也是党员,他们的言谈举止,就像一面镜子,时刻影响着我。”
她回忆,家人在工作中总是主动担当、攻坚克难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;在社区生活中,又经常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,无论是疫情防控值守,还是社区环境整治,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。“他们从不说豪言壮语,却用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’的实际行动,诠释了‘党员先锋’的真正内涵。”郭灿灿表示,正是家人的这份坚守与奉献,让她更加坚定了“做一名优秀党员”的信念,也让她学会了在平凡中践行初心。
以“三学”筑根基,以“传帮带”促成长
对于新党员和青年同志,郭灿灿寄予了殷切期望:“你们是党的未来和希望,要以信仰为根基、以能力为核心、以实践为路径,在成长路上走稳走实。”
她建议,青年同志要做到“三学”:学理论,筑牢思想根基,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;学本领,提升专业能力,把自己打造成可堪大用的人才;学榜样,汲取奋进力量,从优秀党员的事迹中感悟担当。同时,她也表示,自己会积极参与“传帮带”工作,将教学科研经验、党员成长感悟分享给青年同志,努力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“引路人”,和他们一起为党的事业奋斗。
以“归零心态”奔赴新征程
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,郭灿灿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。“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,过去的成绩已成过往,我要以‘归零心态’重新出发。”
她表示,未来将继续以“终身学习”的姿态迎接挑战:在理论学习上,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,让思想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;在科研攻关中,聚焦乡村振兴、红色文化传承等领域,推出更多有温度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;在服务群众上,继续扎根教育一线,守护学生成长,用专业能力为群众办实事;在红色基因传承上,创新教学方法,让更多青年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。
“我会始终牢记党员身份,以师者初心践党员使命,在教育征途上继续书写属于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荣光。”郭灿灿的话语,既是对未来的承诺,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永葆初心的生动写照。
成都校区 地址: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
联系电话:028-87979222
宜宾校区 地址: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
联系电话:0831-3306222
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532号 蜀ICP备05022230号-3 网站建设:成都三以网络